2025年第39周(9月22日至28日),俄羅斯25+去頭去臟(H&G)狹鱈價格再次上漲。行業(yè)消息人士指出,中國本地干制市場需求回暖,以及再加工出口訂單恢復,疊加大西洋真鱈和黑線鱈價格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共同推升了狹鱈行情。
據(jù)UCN最新評估,俄羅斯H&G狹鱈CFR中國價格較上周上調5美元/噸,整體報價區(qū)間依舊維持40美元/噸的價差,但高端報價更為活躍。賣方與買方均表示,市場正呈現(xiàn)“溫和走強”的態(tài)勢。
一位中國加工廠負責人表示,目前國內(nèi)干制市場在氣溫下降帶動下需求上升,帶動部分補單采購;同時,再加工出口的二次冷凍魚片仍保持一定需求。另一位俄羅斯出口商指出,歐洲和英國的終端客戶因真鱈、黑線鱈價格過高,正在逐步轉向狹鱈,雖然規(guī)模不大,但10個集裝箱、20個集裝箱的訂單累計起來,也會對價格形成支撐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盡管俄羅斯西白令海的捕撈量略高于去年同期,但市場仍顯得“緊張”。去年同期,該海域產(chǎn)量驟降,導致價格在第40周后一路攀升直至年末。今年雖然捕撈尚可,但買家普遍擔憂未來原料偏緊。
在歐洲,買家已經(jīng)開始擔心二次冷凍魚片供應不足,進而提前鎖定部分H&G原料。這種擔憂正在推高需求,進一步助長價格上漲。與此同時,年初歐洲買家以2600–2700美元/噸FOB中國簽訂的部分二次冷凍整塊魚片合同,如今已面臨履約壓力。隨著H&G價格持續(xù)走高,中國工廠采購成本上升,不少業(yè)內(nèi)人士預計這些合同難以完全兌現(xiàn)。
一位歐洲采購商直言:“中國工廠往往先鎖一半原料,再賭后半段市場,如果原料漲價,往往就會選擇不完全履約。這種情況之前也發(fā)生過。”
當前,二次冷凍魚片價格已比年初上漲超過20%,達到五年來的高點,但仍不足以覆蓋加工廠在原料環(huán)節(jié)的高企成本。中國工廠一方面被迫縮小成交規(guī)模,從過去的大單轉向每次20–30個集裝箱的小單維持運營;另一方面,也在等待歐洲大型零售合約在2026年6月到期后的新一輪采購。
隨著H&G價格抬升,俄羅斯與美國PBO魚片的報價也被同步上調,歐洲市場的整體狹鱈價格天花板正在被抬高。美國供應商甚至計劃在2026年A季合同中,將歐洲到岸價格較2025年B季上調300美元/噸,具體漲幅將取決于12月公布的東白令海配額。
目前來看,狹鱈價格上漲趨勢已形成共振:中國本地需求增強、歐洲買家擔憂供應不足、真鱈和黑線鱈價格處于高位,三重因素共同作用下,價格或將繼續(xù)堅挺運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