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秘魯生產部(Produce)發(fā)布的數據,2025年1月至6月,該國冷凍魷魚產品出口額高達7.34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激增256.1%。其中,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額呈現出爆炸式增長,同比增幅達1226.2%,成為本輪復蘇最強勁的引擎。
這一亮眼表現也帶動了秘魯全國海產品出口的整體增長。2025年6月,該國漁業(yè)和水產品出口額達5.771億美元,同比增長23%。其中,用于直接食用的海產品出口額飆升132.8%,而冷凍魷魚單月出口額即達2.071億美元。
從捕撈崩潰到出口暴增
回顧2024年,由于海洋資源量下降,秘魯巨型魷魚捕撈量曾暴跌69.7%,導致出口量和值均遭腰斬。這一頹勢在2025年上半年得到徹底逆轉。
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秘魯巨型魷魚捕撈量達到42.2萬噸,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長200%。更值得關注的是產品結構的深刻變化:供應冷凍加工板塊的原料增長244.4%,供應罐頭板塊的原料增長673.9%,而用于本地鮮銷的捕撈量則下降14.3%。秘魯魷魚產業(yè)正加速向高附加值的出口型產品轉型。
亞洲市場成為決定性力量
亞洲市場,特別是中國和韓國,是本輪需求爆發(fā)的核心。
中國市場
?。翰粌H是增幅最高的市場,也是絕對的價值核心。對秘魯魷魚的需求非常強勁。
韓國市場
?。和诔隹陬~增長310.7%,需求同樣旺盛。
傳統(tǒng)市場
?。鹤鳛閭鹘y(tǒng)重要市場的西班牙,出口額也增長了73.5%。
中國、韓國和西班牙三國合計占據了秘魯魷魚出口總價值的近79%,市場集中度非常高。
產業(yè)轉型與可持續(xù)挑戰(zhàn)
秘魯魷魚產業(yè)的復蘇也伴隨著內在升級。高達95%的漁獲被直接送往冷凍加工廠,僅有5%用于鮮銷,印證了其“出口導向”的深度加工模式。目前,魷魚產業(yè)貢獻了秘魯全國直接食用海產品總值的15.7%,支撐著約6.4萬個就業(yè)崗位,經濟地位舉足輕重。
然而,專家也指出,此番強勁復蘇背后潛藏著隱憂。秘魯生產部在聲明中警示:“持續(xù)的增長不僅依賴于有利的海洋條件,更取決于能否確保巨型魷魚資源的長期可持續(xù)性、改善冷鏈基礎設施并維持關鍵市場的準入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