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網(wǎng)友提了這樣一個問題:
答:因為沒有進行全面的膳食調(diào)查,我并不確定,這個孩子的牙齒問題,是否一定是因為不吃奶制品的緣故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她的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不理想。
就補鈣方式來評價,對既沒有乳糖不耐受、也沒有牛奶過敏的兒童來說,用豆腐替代奶類來補鈣,不是最好的選擇。
首先,不同豆腐的含鈣量差異很大。如果是內(nèi)酯豆腐、嫩豆腐,鈣含量是很低的,因為干貨少,而且沒有添加含鈣/鎂的凝固劑。那種老豆腐、豆腐干等,含鈣才多一些。不知道這位兒童到底吃的是什么類型的豆腐。
其次,孩子從豆腐里獲得了多少鈣,還要看吃了多少量,是否真的每天吃。畢竟牛奶一喝就是 200 克以上的量,而且膳食指南推薦的是兒童每天喝 300~500 克的奶。
就算孩子吃的是鈣含量高到能和牛奶媲美的老豆腐,要想每天吃到 300 克以上的老豆腐,對兒童來說,難度實在太大了。如果只吃幾口,獲得的鈣仍是非常不足的。
第三,豆腐、西藍花和牛奶的鈣利用率可能并不等同。西藍花雖然也是鈣的來源,但對咀嚼能力較弱的兒童來說,不太可能靠牙齒和胃酸把所有鈣都從植物細胞里面提取出來。
而牛奶的鈣是以與酪蛋白-檸檬酸離子復(fù)合的膠體狀態(tài),不需要靠胃酸使其離子化,而且還有鈣、乳糖等促進吸收利用的因素。
因此,對兒童而言,西藍花的實際鈣利用率很難與牛奶相提并論。豆腐質(zhì)地軟一些,更容易咀嚼,但其中不像牛奶中含有維生素 D 和乳糖等促進鈣利用的因素,而且含有少量植酸、草酸等抗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對兒童來說,鈣的利用率也不及牛奶。
第四,除了鈣和蛋白質(zhì),豆腐和牛奶的營養(yǎng)價值仍有差異。豆腐里不僅完全沒有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D,也沒有牛奶中那么多的 B 族維生素。
牛奶里含有維生素 A、D、E、K 和 8 種 B 族維生素,特別是膳食中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B1、B2 都可以得到補充。
豆腐制作時要析出豆清,多半 B 族維生素都隨著黃色的豆清損失掉了。所以對兒童來說,食用奶類食物更有利于整體的營養(yǎng)供應(yīng)。
第五,大豆食物并不比奶類食物更容易消化。奶類中完全不含有植酸、草酸、單寧、皂甙、硫苷、蛋白酶抑制劑等#抗營養(yǎng)成分,而大豆中這些都有。
制成豆腐,就是去除這些成分的一種方法,但其中一部分仍會進入豆腐里。此外,奶類而且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質(zhì)一樣,都屬于兒童的常見過敏原。
第六,按中醫(yī)分類,豆腐和西藍花也都是「寒涼」食物。如果有點「寒涼」的食物都不能吃,那么藍莓、草莓、香蕉、葡萄、柚子、梨、山竹、獼猴桃、牛油果等多數(shù)水果不能吃,茄子、番茄、黃瓜、豆角、豆芽、竹筍、蘑菇等日常蔬菜和大部分綠葉菜也不能吃,豆?jié){、椰子水、綠豆湯都不能喝,因為按中醫(yī)營養(yǎng)學,這些都屬于寒性或涼性的食物。
但如果把這些食物都除去,飲食生活是不是會變得極為單調(diào)?孩子總不能天天只吃大米白面和豬肉牛肉吧。
其實,聽部分中醫(yī)說牛奶「寒涼」的父母,可能忘了中醫(yī)的另一種說法,那就是孩子比成年人要「陽氣」。兒童#基礎(chǔ)代謝 水平比成年人高,營養(yǎng)正常的兒童比成年人怕熱而不怕冷,并不需要拒絕所有的「涼性」食品。孩子如果從小喝奶,對奶類食物的接受度會比成年人高。
即便實在是有心理障礙不敢喝牛奶,還可以喝酸奶、吃奶酪。經(jīng)過微生物的發(fā)酵,蛋白質(zhì)更容易消化吸收,乳糖也被除去,性質(zhì)會變得更加「溫暖」,而補鈣的效果不遜色于牛奶。如果確實對牛奶有不耐受情況,也可以選擇羊奶、駱駝奶等其他奶類,它們可能對消化功能弱的人更為友好。
無論東方西方,沒有哪個國家提倡用豆腐來替代牛奶給孩子補鈣的。兒童成長需要鈣作為骨骼牙齒的基本建設(shè)材料,如果吸收利用不足,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高體型,影響牙齒的質(zhì)量。
即便是一些嫌成年人奶類攝入過多的西方國家,營養(yǎng)界也提倡兒童每天攝入奶類。看看從小攝入大量乳制品的民族,幾乎都有這樣的特點:個子高、骨骼壯、不怕冷、體力好、消化能力強。
有些中年人可能會說: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牛奶喝,能吃飽已經(jīng)不錯了,牙齒也長起來了,發(fā)育也還正常,是運氣好么?
過去雖然沒有牛奶喝,但很多孩子母乳時間超過一年,而且消化吸收能力很好,吃新鮮天然的食物,也不挑食不偏食。最要緊的是,過去的孩子在陽光下活動的時間長,身體獲得的維生素 D 多,加上每天運動量大,促進了骨骼健康。即便如此,因為膳食鈣供應(yīng)不足,很多中年人的身高沒有達到遺傳最佳狀態(tài)。
現(xiàn)在低營養(yǎng)價值食品多,如果選擇不當,孩子的營養(yǎng)供應(yīng)并不比過去好。
同時,現(xiàn)在的孩子戶外活動大幅減少,從皮膚得到的 VD 不足,影響了鈣的利用。
同時,多數(shù)孩子戶外活動太少,運動嚴重不足,對骨骼生長的刺激不夠。
如果消化吸收能力又差,吃同樣的食物,卻得不到其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,那就更慘了。
建議這個兒童的家長去三甲醫(yī)院營養(yǎng)科求診,或者咨詢有資質(zhì)的營養(yǎng)師,看看孩子的膳食營養(yǎng)到底存在哪些問題。很可能,孩子同時存在室外活動不足、膳食營養(yǎng)不合理和消化吸收不良等多方面的問題,不僅限于不喝奶。
孩子的營養(yǎng)等不得。如果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強健的身體,就是讓孩子輸在進入社會之前的起跑線上。身體發(fā)育不良所帶來的各種遺憾,各種痛苦,各種限制,以后可能終生難以彌補。所以,希望這孩子的父母早日醒悟,早點行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