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(NOAA)近日通過新規(guī),自2026年1月1日起,所有進口海產品必須符合《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》(MMPA)標準,否則不得進入美國市場。根據(jù)美國海洋漁業(yè)機構(NMFS)發(fā)布的名單,俄羅斯黑線鱈因未滿足規(guī)定,明年起將被禁止出口美國,這也意味著經中國加工的俄羅斯黑線鱈產品同樣無法進入美國。
受此政策影響,美國買家當前正集中下單,留給俄羅斯黑線鱈通過中國出口美國的窗口期僅剩約十周。與此同時,市場需求推動黑線鱈價格全面上漲。第37周(9月8日至14日),俄羅斯500g-1kg黑線鱈CIF中國價格大漲至5,950美元/噸,挪威800g以上黑線鱈價格升至6,150美元/噸。市場普遍預計,美國禁令將抬高挪威黑線鱈需求,尤其是在2026年科學建議配額上調18%至153,293噸的背景下。
除黑線鱈外,其他主要白魚類原料價格也繼續(xù)上揚。第37周,挪威1-2.5kg真鱈CIF中國價格上漲至9,250美元/噸,俄羅斯1-2kg真鱈漲至8,500美元/噸,單周漲幅在50至75美元之間。狹鱈同樣延續(xù)漲勢,25cm以上規(guī)格CFR價格上漲15美元/噸至1,580美元/噸。盡管中國工廠持續(xù)抱怨成本高企,但仍有部分買家堅持采購,韓國干貨市場需求亦呈現(xiàn)增加態(tài)勢。
在全球白魚供應緊張的大背景下,美國新政與俄羅斯出口受限將進一步重塑國際市場格局,挪威或成為最大受益方,而終端消費市場可能面臨持續(xù)高價壓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