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金槍魚原料市場在近期出現顯著區(qū)域分化,亞洲價格止跌回升,而歐洲則醞釀新一輪漲價。
據多家貿易商反饋,第27周(6月30日—7月6日),泰國曼谷冷凍鰹魚(1.8-3.4公斤,CFR)成交均價已回升至1,630美元/噸,較上月上漲約35美元,正式終結五月下旬以來的連續(xù)跌勢。
此次反彈主要受益于前期價格過快下探后市場自然回調,以及美泰貿易協定懸而未決帶來的博弈預期。目前,多數泰國罐頭廠商持觀望態(tài)度,等待美國正式公告其對泰國加工金槍魚產品的關稅政策。一旦20%的懲罰性關稅落地,或將對出口構成沉重打擊,并重新擾動價格曲線。
菲律賓將軍市的非普惠制鰹魚價格穩(wěn)定在1,630美元/噸,與泰國基本持平,顯示出亞洲市場的價格底部已被市場確認。與此同時,厄瓜多爾曼塔港的鰹魚離岸價繼續(xù)保持穩(wěn)定,反映出不同海域的供需節(jié)奏尚未完全同步。
歐洲市場
漲價醞釀中,捕撈疲軟是主因
相較于亞洲市場的謹慎復蘇,歐洲市場的鰹魚價格正面臨上調壓力。據塞舌爾供應商透露,受近期捕撈減緩影響,當地供應趨緊,報價已比上月高出100歐元/噸,預計后續(xù)還將上調50歐元/噸。
當前,西班牙市場的印度洋鰹魚報價維持在1,600歐元/噸,大西洋鰹魚報1,550歐元/噸,而黃鰭金槍魚則穩(wěn)定在2,200-2,250歐元/噸之間。
盡管有部分西班牙加工商試圖將價格推高至1,400歐元/噸,但市場普遍認為該幅度過于激進,主張采取“漸進式漲價”策略。一位歐洲買家指出:“如果漲得太快,下游零售和品牌端無法消化,將直接影響下單節(jié)奏。”
風險因素仍多
全球供應鏈或再現震蕩
未來數周,國際市場仍將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。首先是東太平洋即將從7月29日起實施長達72天的FAD禁漁期,這將對全球鰹魚原料供應造成實質影響。其次,美國與泰國、越南的貿易協定仍懸而未決,關稅是否回調、是否延期,直接關系到加工國的報價底線。
若美國決定在7月之后正式啟動對泰國或越南的關稅回調,亞洲市場或迎來新一輪價格跳漲,甚至對全球供需格局造成連鎖反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