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伙伴網訊 據山西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消息,山西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發(fā)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,通報了5批次不合格食品,其中,調味品1批次,糧食加工品1批次,糕點2批次,肉制品1批次。
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,包括2批次糕點和1批次肉制品,分別為:2批次山西麥香軒食品有限公司(標稱生產企業(yè)地址:運城市鹽湖區(qū)泓芝驛鎮(zhèn)孫余村委會東100米)生產的軟麻花,生產日期分別為:2018年10月19日、2018年10月9日,霉菌超標;山西省平遙縣寶聚源肉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寶聚源香腸,生產日期2018年7月16日,大腸菌群超標。
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,霉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,或者是由于產品存儲、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引起霉菌滋生,導致流通環(huán)節(jié)抽取的樣品不合格。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: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、包裝材料受污染,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、工器具等生產設備、環(huán)境的污染、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。
不合格產品中,還有1批次花生醬檢出黃曲霉毒素B1超標,為:襄垣縣貞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復合型花生醬,生產日期2018年10月8日。
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真菌毒素。黃曲霉毒素B1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:原料在儲存過程中溫度、濕度等條件控制不當;生產(加工)前對原料把關不嚴,精煉工藝不達標或工藝控制不當等導致。
此外,還有1批次嵐縣小萬萬糧糧食加工廠生產的純莜面,生產日期2018年9月16日,赭曲霉毒素A超標。赭曲霉毒素是一種污染食品的真菌毒素。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種生長在糧食(小麥、玉米、大麥、燕麥、黑麥、大米和黍類等)、花生、蔬菜(豆類)等農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產生的。
針對上述抽檢中發(fā)現(xiàn)的不合格產品,山西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已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》的規(guī)定,責成相關地市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及時進行核查處置,采取封存、下架、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,督促企業(yè)查找原因,消除隱患。
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,供網友參考,歡迎轉載,轉載請注明出處!有任何疑問,請聯(lián)系news@foodmate.net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