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于2011年3月28日下午召開審議會,針對《根據(jù)食品衛(wèi)生法確定放射性物質(zhì)的指標》展開健康影響評估。
日本于2011年3月11日發(fā)生地震,厚生勞動省在3月17日緊急發(fā)布輻射食品指標,并于3月20日補交健康影響評估申請,食安委正在展開健康影響評估。
審議會專家研究討論了"組織與臟器的初期反應與后續(xù)反應,對胚胎及胎兒的影響,確定的影響,可能影響,白血病及幼兒癌癥的風險,致死癌癥的風險;《原子能設(shè)施防災對策》、《原子能安全委員會核電站周邊防災對策專門例會工作小組報告書》、《飲食攝入指標》;《飲食攝入指標》;國際機構(gòu)ICRP、WHO、IAEA、CODEX的相關(guān)評估"后,一致認為:"每年相當于50mSv的放射性碘元素(碘131)甲狀腺等價放射線量,在防止食品暴露量方面是安全的".
會議報告稱,放射性銫(銫134、銫137)的評估仍在進行。
